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城市

《2025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发布 重点城市总体创新水平继续保持增长

时间:2025-10-09 19:19:4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作者: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 

      中国城市的创新力再度得到验证。 

      自2017年以来一年一度发布的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迎来2025年版。这份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以下简称《记分牌》)显示,重点城市总体创新水平继续保持增长,与欧盟比较整体处于创新领导者行列,其中,深圳、上海、北京和南京的创新总指数保持在前4位;新兴创新城市中,东莞、合肥、长沙、无锡、常州、嘉兴、郑州和南昌的创新总指数高于60%,属于新兴创新城市中的创新领先城市,综合创新实力已跻身重点创新城市第二、三阵列。《记分牌》由北京立言创新科技咨询中心牵头多个城市科技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发布。 

      据了解,《记分牌》根据我国城市创新特征,以《欧洲创新记分牌》(《EIS》)为蓝本,选取国内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等20个重点城市,以及经济较为发达、创新能力较为突出的30个新兴创新城市进行评价。 

      《记分牌》显示:重点城市创新总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国各城市全面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强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与政策支持,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日益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进一步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构筑,城市创新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20个重点城市创新总水平达到81.67%,比上年提高了0.55个百分点。 

      根据创新总指数,可将参评重点城市划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深圳、上海、北京和南京,创新总指数高于20城市平均水平(81.67%),属于我国(不包括港、澳、台,下同)创新水平最高的4个城市。第二类为杭州、苏州、广州、西安、厦门、武汉、成都、天津、济南、宁波和青岛,创新总指数低于20城市平均水平,但高于60%,属于我国创新水平较高的11个城市。第三类为大连和沈阳,创新总指数低于60%,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86%)。第四类为重庆、哈尔滨和长春,创新总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参评城市的中下等水平。 

      根据《记分牌》,重点城市创新总水平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基于《EIS》评价体系,将中国城市创新评价体系的指数换算为《EIS》的指数,与《EIS》的参评国家进行对标。结果显示,20个重点城市创新总指数平均水平达到161%,远超欧盟平均水平(110%),领先幅度超过51个百分点。其中,深圳、上海、北京、南京、杭州、苏州、广州、西安和厦门处于创新领导者行列,武汉、成都、天津等8个城市属于强大创新者;重庆、哈尔滨和长春属于中等创新者。 

      《记分牌》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动能强劲。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强化广深双核联动,积极打造协同创新高地,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区域内高水平科技合作不断深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布局,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形成。沪苏浙皖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立足三省一市科技创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和科技创新策源地,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北京和天津持续强化区域协同融通。北京和天津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协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西部重点城市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庆、成都和西安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具有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产业体系较为完善的特点,依靠科技创新培育产业、集聚人才,全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新兴城市综合创新水平提升明显。30个新兴城市的创新总指数平均水平达到62.99%,比上年提高了3.14个百分点。其中,东莞、合肥、长沙、无锡、常州、嘉兴、郑州和南昌表现突出,创新总指数高于60%,属于新兴城市中的创新领先城市,综合创新实力已跻身重点创新城市第二、三阵列。 

      与《EIS》比较,新兴城市创新总指数进步明显,平均水平达到124%,高于欧盟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整体处于强大创新者区间。其中,东莞、合肥、长沙和无锡属于创新领导者,常州、嘉兴、郑州等12个城市属于强大创新者;扬州、泰州、烟台和福州等14个城市属于中等创新者。

 

编辑:明东

相关阅读

中国法治宣传教育网 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