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曾莹莹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监狱聚焦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目标,以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改造工作为基础,系统发力,统筹推进教育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五项工作,定期梳理问题短板,靶向施策破解难点,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广西、法治广西助力。
柳州监狱坚持“教育塑形、文化润心”理念。一方面,成立国学文化工艺美术实训室,通过“玉雕”非遗文化的浸润力唤醒罪犯审美情趣与责任意识,强化改造动力。另一方面,在全区率先开展3期“寻找安详·励善”小课堂,围绕国学经典、孝亲文化、感恩理念等内容,组织罪犯参加学习,打造多元化特色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改造从“单一灌输”向“身心共育”转变。
柳州监狱构建“全周期、全覆盖、全闭环”谈话教育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贯穿罪犯改造全过程。在落实课堂教育日警察常态化集体下监谈制度的基础上,在重要节点开展全覆盖式谈心谈话教育,激励罪犯积极改造。同时,对临释罪犯开展释放前专项谈话,结合出监评估进行心理疏导,确保矛盾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与此同时,柳州监狱持续深化“黄丝带帮教”品牌建设,邀请民盟律师进监开展法治讲座,并通过监狱电教直播系统实现教育全覆盖;深化监地合作,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刑罚体验教育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监区现场、认真聆听罪犯现身说法,直观感受刑罚的威严与法律的底线,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对象对刑罚的敬畏之心和遵法守法意识;成立驻监法律服务工作站,实行“一监区一律师”挂钩机制,为罪犯提供法律咨询,解答罪犯法律疑问,帮助罪犯了解家庭财产、婚姻关系等法律问题。
此外,柳州监狱围绕罪犯回归社会的实际需求,优化教育方式及内容,建立“管教六科+刑罚执行办案中心+出监监区”轮流授课机制,结合临释罪犯犯罪类型、文化程度等制作专题教育视频,让教学内容更贴合临释罪犯出监教育需求;结合地方产业特色,精心选择中式面点、食品烹制等技术门槛低、学习周期短、就业渠道广的项目,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罪犯回归社会提供技能支撑。主动与地方安置帮教机构对接,共同做好临释罪犯的社会调查评估工作,通过科学研判、监地协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编辑: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