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晨熙
振兴新疆,工业是基础,钢铁是关键。
9月8日下午,《法治日报》记者跟随“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钢”),在这里见证了新疆规模最大钢铁企业的发展历史。
八钢始建于1951年9月,由王震将军带领驻疆解放军指战员和新疆各族群众共同创建,是新中国首座地方钢铁厂。历经70余载耕耘,现已形成八钢本部、巴州钢铁、伊犁钢铁三大钢铁生产基地,以及焦煤集团、八钢矿业等资源保障基地,产能达千万吨级,是新疆产业链最长、产能最高、产品品种最全的钢铁企业,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了工业根基。
产能从建厂初期年产3万吨钢,成长为千万吨级巨头;装备从“小高炉小转炉”,升级为大型化、现代化的“大高炉大转炉”;生产从手工操作的“笨办法”,迈向“智慧制造”的新范式;发展方式更从高耗能、高排放,转向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固废不出厂的绿色低碳型……采访中,记者们了解到了八钢从“制造”到“智造”、从“粗放”到“绿色”的跨越历程。
八钢的发展之路是新疆钢铁工业从空白到强盛的见证,在这里,民族团结之花同样绚丽绽放。
在轧钢厂内,总能看到一对并肩作战的身影,那是作业长郭守军与轧钢工艾再孜·买买提,他们以“技术共研+文化共融”的实际行动,谱写着平凡岗位上的民族团结赞歌。
工作上,针对轧线加油泵漏油、堆钢频发等技术痛点,两人成立“党员攻坚小组”,郭守军发挥设备管理经验,艾再孜·买买提提供一线操作视角,使班组隐患发现率、整改率提升,成为作业区标杆。生活中,艾再孜·买买提有三个孩子,老婆还没有工作,家庭负担重,多年来,郭守军一直给予了关心和帮助,从肉孜节的油香馕饼到中秋的五仁月饼,逢年过节两家人都会相互拜访,一起话家常。
“一碗清香的奶茶,要是少了牛奶、茶叶和盐巴,会失去它的芳香。维护民族团结需要依靠每个人不断努力付出,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为建设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凝聚强大力量。”郭守军说。
八钢有不少少数民族员工,类似郭守军与艾再孜·买买提这样的民族融合故事也并不鲜见。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朝夕相处中培育出的生命共同体意识,从工作搭档到知心挚友,他们用真诚架起民族友谊之桥,用心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
编辑: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