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学

《燕赵文化概论》出版

时间:2025-11-17 17:36:06 来源:法治网 作者:

      □ 忠言

      由中央党史学会副会长李忠杰主编、中宣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原副院长、现任燕赵文化委员会会长陈宝忠总策划,由陈宝忠,罗庆华,许柏林,贾发林,崔耀中,刘玉宏,刘亚秀,詹文宏任副主编的重大理论成果《燕赵文化概论》,由燕山出版社正式出版。

      燕赵大地,东临沧海,西依太行,北枕燕山,南接中原,这片被山河滋养的土地,自古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两百万年前泥河湾的文明曙光,到涿鹿之战中炎黄蚩尤的民族融合;从战国燕赵的金戈铁马,到历代王朝的文化积淀,燕赵文化以其深厚底蕴与独特气质,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燕赵文化委员会组织编写、燕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燕赵文化概论》,正是对这一文化瑰宝的系统梳理与深度阐释,该书不仅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更在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等核心渠道上架,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读懂燕赵文化的窗口。

      作为首部对燕赵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学术著作,《燕赵文化概论》的编撰汇聚了学界翘楚与业界精英。

      全书由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现任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李忠杰担任主编,中宣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原副院长陈宝忠、人民日报内参部原副主任罗庆华、沧州市委原常委贾发林、中国文联原电影协会党组书记许柏林、北京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崔耀中、中国现代文学所所长刘玉宏等担任副主编,京津冀地区数十位深耕燕赵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历时一年半时间潜心打磨,终成39万字、17章节的精品力作。主编李忠杰以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开阔的历史视野统筹全书,陈宝忠会长全程组织协调、统筹修改,确保了著作的学术性与权威性。  

      长期以来,燕赵文化虽底蕴深厚,但系统全面的总体性研究相对薄弱,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促使中华文化促进会燕赵文化委员会将此书列为燕赵文化研究的标志性工程。编撰团队历经多次研讨、反复统稿、精心修改,既立足学术前沿,又兼顾普及需求,最终形成了这部集知识性、系统性、可读性于一体的著作,为广大学生、科研工作者、机关干部、国企员工等提供了权威的学习教科书。 

      燕赵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燕、赵两国,历经数千年行政区域演变,如今已形成以京、津、冀为核心,辐射晋、豫、鲁、辽、内蒙古等广大地域的文化圈。这片土地的独特地理环境,造就了多元共生的文化特质——既是北方各民族融合与冲突的前沿窗口,也是中国政治重心北移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交汇点。从桑干河畔的远古文明到邯郸赵国都城的繁华盛景,从燕下都遗址的残垣断壁到客家迁徙路上的文化传承,燕赵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收融合,积淀成兼具中华文明共性与自身个性的精神谱系。  

      慷慨悲歌、为气任侠是燕赵文化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一特质在战国时期形成并成熟,历经隋唐的发扬光大,直至明清仍影响深远,塑造了燕赵儿女刚健豪迈、重义轻利的品格。在哲学思想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革新精神,彰显了燕赵文化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特质;在政治军事领域,近边尚武的地域特征孕育了众多爱国志士与军事奇才,留下了“荆轲刺秦”“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等千古佳话;在艺术与民俗方面,燕赵音乐的雄浑、建筑的大气、舞蹈的刚健,以及古朴厚重、擅长骑射的民风习俗,共同构成了燕赵文化的独特风貌。

      作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燕赵大地珍藏着无数文化瑰宝。燕下都遗址、邯郸赵王城、承德避暑山庄等历史遗迹见证了昔日的辉煌,吴桥杂技、河北梆子、蔚县剪纸等非遗项目传承着活态的文化基因。更值得称道的是,燕赵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客家人迁徙中得以远播,客家人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正是燕赵文化精髓的生动延续,如今已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纽带。在当代,燕赵文化通过国际交流日益走向世界,既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燕赵文化概论》的核心宗旨,在于系统回答“什么是燕赵文化、燕赵文化从何而来、包含哪些内容特征、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如何传承弘扬”等关键问题。全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既涵盖燕赵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重大事件、杰出人物、民族风情,又深入探讨其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卓越成就;既梳理文化发展脉络,又提炼时代价值内涵,为读者全面展现燕赵文化的整体风貌。

      著作既尊重学术规范,收录了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又不回避争议问题,旨在引发更多人对燕赵文化的关注与探讨。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精神命脉。燕赵文化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燕赵儿女,更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燕赵文化概论》的出版,不仅填补了燕赵文化总体性研究的空白,搭建了连接传统与现代、学术与大众的桥梁,更为新时代燕赵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深入挖掘燕赵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其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当代学者与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此书的顺利出版,离不开中华文化促进会燕赵文化委员会的精心组织,离不开各位编撰专家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北京燕山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历代学者的研究积淀。由于是首部全面系统的燕赵文化概论著作,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编撰团队期待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推动燕赵文化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愿《燕赵文化概论》的出版,能让更多人领略燕赵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燕赵文化在新时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燕赵力量,让这颗中华文化宝库中的明珠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编辑:明东

相关阅读

中国法治宣传教育网 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