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乡镇

镇江丹徒法治“体检”催生农田管护新模式

时间:2025-09-25 18:26:4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作者:

      耕作不误农时。“去年,雨量还行,但水总在要用的时候到不了田里来;今年,下雨很少,但闹心的沟渠修好了,村里近百亩良田按照时节灌溉插秧,目前长势喜人!”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丰城村村党支部书记陈云指着秧苗说道,近日,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检察官走进辖区农田现场开展检察监督“回头看”活动,向村民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整治情况。

      顺着村民手指方向看去,一片片高标准农田间,沟渠、道修缮一新,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农户们忙碌期间似乎看到了秋实丰收的情景。据悉,丹徒区目前已建高标准农田17.5万亩,目前插秧比例达到96%-97%。 陈书记口中“闹心的沟渠”,正是丹徒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提到的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发现的问题“症结”。

      地为粮之本,农田质量关乎农业产业发展根基。丹徒区人民检察院与农业农村局联合对辖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开展专项检察监督。

      办案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灌溉排水、建后管护等进行调查摸排。同时,通过与乡镇相关负责人、施工单位人员交流以及对村民询问,多渠道、多角度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真实情况。

      农田灌渠、田间道路、电泵站等要素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建后管护问题直接关系农田种植条件的改善和粮食生产效能的提升。“渠里都存不住水”“从河里引出来的水流到地里时,就看不到多少水了”……立案后,围绕调查发现的问题,检察人员到自规部门调取、查阅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图纸档案、地籍资料,并邀请农林农田建设领域专家辅助办案,多次前往现场就泵站功能、灌溉系统、排水设施、田间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开展实地勘察。

      “编号为 2023-3-003渠道存在裂纹,一侧约5米渠道壁外侧回土不到位裸露”“编号为 2023-1-001泵站存在管道灌溉出水池设计不合理以及基座底部受冲刷外露的问题”“编号为 2023-3-002渠道与方井衔接处未设计和加装防护栏存在安全隐患”……在检察“外脑”协助下,“水到哪了”闹心事的问题症结跃然纸上。

      据了解,存在问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于2011年,其中四条硬化灌溉渠道累计长度2000余米,由于年久失修,建成后缺乏日常管护,造成渠道裂缝破损、水流不畅的情形,影响周边高标准农田高效灌溉和排水节水。该院审查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九条、《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六条及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四条、《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第六条规定,农业农村部门及属地政府应当履行管理职责。

      据此,2024年8月7日,该院分别向监管单位和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依法履行基本农田保护管理职责,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整改到位。针对问题,被建议单位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剖析和深入研究,并制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限期整改方案。截至2024年11月,据单位书面回复,检察建议书反映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到位。在此期间,累计问题排查120余次,维修渠道8670米、泵站9座、道路680米,切实保障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正常运行。

      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如何完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机制,行政机关邀请检察机关再次坐在一起磋商办案“后半篇文章”,检察监督+政府指导+风险预防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险保障体系应运而生。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种粮大户林鸿说道:“以前总担心高标准农田的设施出问题,一旦损坏不仅影响收成,维修起来也麻烦。现在有了检察院的监督、政府部门的指导,还有保险服务,心里踏实多了。农田设施有了保障,我们这些大户就可以放心地加大投入,采用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让江苏最好吃的大米走进寻常百姓家。”(王运喜 张扬)

编辑:明东

相关阅读

中国法治宣传教育网 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