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政府

下好“三步棋 ” 铺设青年干警成长“快车道”

时间:2024-10-23 17:00:2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

  下好“三步棋 ” 铺设青年干警成长“快车道”

  ——广西钟山县人民法院大力加强青年干警队伍建设

  下好理论学习“先手棋”,凝心铸魂强根基;

  下好导师帮带“关键棋”,良师引路育英才;

  下好实干实为“制胜棋”,乘风破浪出实绩。

  青年干警是法院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人民法院依托“青廉青正·青力青为”青年干警成长工程,大力加强青年干警队伍建设,不断激发青年干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内生动力,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筑牢信念 凝心铸魂强根基

  “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做出的不懈努力……”2024年7月23日,在钟山县法院举办的“品读红色悟初心 坚定理想做先锋”读书分享会上,一名青年干警正在做阅读分享。

  为青年干警补足信念之“钙”,筑牢思想之“魂”。钟山县法院还组织青年干警赴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粤东会馆等地,重温革命历史长河中的峥嵘记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筑牢信仰之基。

  “青年干警是人民司法事业的接班人和传承者。青年干警的培养,必须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钟山县法院院长赖雳峰坚定表示。

  理想信念,常抓不懈。钟山县法院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青年干警的“铸魂工程”,结合新干警入职、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座谈会、学术调研交流会等,凝聚青年干警投身人民司法事业的磅礴力量。

  政治理论,常学常新。钟山县法院制定干部理论学习计划表,组织青年干警积极参加政治理论能力提升班、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用好钟法“青”论坛、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平台,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担当。

  2023年以来,钟山县法院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开展政治理论学习134次,组织干警观看系列云党课10次,开展钟法“青论坛8次”,筑牢了青年干警忠诚干净担当思想根基,切实增强政治定力和纪律定力。

  结对帮扶 良师引路育英才

  “作为一名法院新人,我有太多的迷茫和困惑,但没想到,院里非常贴心地帮我安排了导师和帮带人,这让我倍感温暖。”

  2024年7月23日,钟山县法院举办青年法官助理“导师帮带制”结对仪式上,新入职的法官助理卢子娟在结对仪式结束后激动的说道。

  钟山县法院从强化“传帮带”入手,通过院党组成员担任导师,优秀业务骨干担任帮带人,按照“1+1+1”或“1+1+N”模式,为每名青年法官助理确定一名导师和一名帮带人,还组织青年法官助理列席专业法官会议,搭建资深法官与青年法官助理之间指导交流的平台,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明确帮带形式,突出精细化管理。钟山县法院制定《青年法官助理“导师帮带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帮带成长档案”,制定帮带计划,建立考评机制,避免流于形式。同时,以钟法“青”训营为载体,通过开展青年干警业务培训,举办“岗位大练兵”知识竞赛、青年干警速录技能大赛,组织“模拟法庭”实战演练等,进一步将人才培养与实践需求有机结合,加快推进青年干警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青年干警是人民法院的希望和未来。”钟山县法院政治部主任莫秋灵介绍,为他们搭建传承审判执行经验和技巧的平台,有助于青年干警在实践中感悟,在锻炼中成长,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聚焦主业 拓宽成才“练兵场”

  “谢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能迅速挽回经济损失,我们非常满意!这面锦旗,法官你一定要收下!”2024年7月10日,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来到钟山县法院执行局,向青年法官岑则龙表达感谢。

  这是一起村民邻里纠纷。岑则龙认为案件标的小,若能与被执行人好好沟通,执行完毕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就和执行干警一起对被执行人及其家属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地释法析理、耐心劝导,最终被执行人当场履行赔偿义务,该案得以圆满执结。

  钟山县法院聚焦青年干警成长成才,选派青年干警深入审判管理、立案、信访、执行、行政综合等岗位进行轮岗式综合训练,让他们在一线磨炼中壮筋骨,长才干。同时,强化人才典型引领,积极推荐优秀青年干警参加审判技能、舆情应对、案例写作等各类培训,拓宽青年干警的“练兵场”。持续优化部门干警轮岗机制,将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的青年干警有计划的安排到不同岗位进行培养锻炼,激活队伍建设“一池春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将继续强化青年干警培养,为青年干警锻炼成长、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认真答好新时代法院人才培养的‘时代课题’。”钟山县法院院长赖雳峰表示。

  (作者:刘美玲)

[ 责编:付晨星 ]

相关阅读

中国法治宣教网 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