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宁宁
记者从10日举行的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国出台了关于博物馆展陈展览、公众教育、开放服务等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文件,为博物馆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7046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660家,基本建立起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
在藏品征集和文物保护方面,全国博物馆新增藏品889.2万件/套,各地公布馆藏一级文物名录,摸清全国馆藏一级文物家底。实施西藏布达拉宫贝叶经、孔府档案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和珍贵濒危、材质脆弱的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有效保护国家珍贵文化遗产。
在传播文化、服务公众方面,五年间,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接待观众超41亿人次,连年组织“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活动,积极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丰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力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持续开展“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推出“何以中国”等精品展览,全国每年举办展览超4万个、教育活动超50万场次,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增进了人民精神力量。
在促进交流、增进对话方面,举办文物进出境展览和交流活动300余场,推出“秦汉文明展”“丝绸之路”等文物外展知名品牌,引进“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等重磅文物进境展览,有力发挥文物资源独特魅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编辑: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