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一早,海南省万宁市监委委员吴育超带领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调取了“机器管‘三资’”平台的相关预警信息,并对这些信息的处理情况进行抽查。
“这条预警信息,既涉及土地流转,也涉及资金回笼。”当查询到一笔2900元的转账记录时,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系统,还原了预警信息处理的全过程。
此前,万宁市“机器管‘三资’”平台自动预警,长丰镇七甲村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将集体用地向外出租,存在承租方未及时缴纳土地租金的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通过“监督一张网”平台就相关问题向长丰镇政府发起办件。
从办理情况看,在七甲村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督促下,承租方已将拖欠的土地租金转入村民小组对公账户,保障了村集体的利益。同时,根据长丰镇纪委要求,七甲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对该村民小组组长开展了谈话提醒,督促其以此为鉴。
工作人员一边详细查看其他信息,一边分析说,这份承包合同是2023年底签订的,那时候还没有“机器管‘三资’”平台,村民小组签订合同时未向村委会报备,暴露出“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但很快工作人员在核查中又发现了一个细节,并提出了建议:“从重签时间和承包面积等内容来看,村民小组与承租方重新签订的合同,还是不够规范和严谨。我们需要进一步核查是否存在超低价、超长期、不规范等问题。”
随后,长丰镇纪委对相关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访。当天下午,万宁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就收到了反馈。
根据进一步核查情况,长丰镇纪委督促镇政府指导七甲村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尽快重新补签合同,并及时按程序进行备案。为防止类似土地流转不规范问题再次发生,长丰镇纪委要求全镇各村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改不规范土地承包合同。同时,在全镇范围内推行农村产权线上公开交易,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交易行为,堵塞风险漏洞,切实保障村集体及村民利益。
“这几年,村里建成了可可种植基地、火龙果特色种植基地,还有光伏项目。村里产业兴旺,事事都需要‘明白账’。”面对回访,七甲村党支部书记黄明亮坦言,有了“机器管‘三资’”平台,村里的资金、资产、资源都被机器“管”起来了,每一笔账都明明白白,村民自然也就能安心。
“早在2022年,万宁就是省纪委监委‘监督一张网’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吴育超说,结合全省农村“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和“机器管‘三资’”工作部署,市纪委监委在“监督+监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从发起办件到问题办结,“机器管‘三资’”和“监督一张网”协同发力,做到了全程留痕、闭环管理,让责任更加明晰,不断织密“三资”监督网。(记者 李灵娜 自海南万宁报道)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