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红白相间的教学楼、干净整洁的操场、宽敞明亮的教室……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跟随“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豫哈第三实验学校。
一进校门,一面巨大醒目的“师生笑脸墙”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墙上一张张照片上,各族师生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灿烂的笑容。
“这些是我们学校2023年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有一个暖心的故事,也是援疆工作给当地民众造福的真实写照。”豫哈第三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毕凤祥介绍,豫哈第三实验学校是河南援疆项目,于2023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在学校小学部教学楼一楼的本草馆内,10余名学生正跟着援疆干部、哈密市宝石花吐哈石油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官晓华辨认穴位和艾草等中草药,体验捣药、捻药、拔罐等项目;一旁的国画室内,学生们正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国画创作;“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在戏曲排练室内,学生们跟随戏曲教师练习豫剧《穆桂英挂帅》唱腔……
毕凤祥介绍,在河南的对口帮扶下,学校目前建设了中医本草馆、古筝馆、围棋馆、书法馆、国画馆和戏曲教室等特色场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体育、生物、语文等课程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学习和兴趣培养空间,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走在校园里,处处可以感受到豫哈情谊与民族互融。“同根同源·交融共生”校园长廊内,前半部分介绍的是河南历史文化、文人墨客、红色基因,后半部分介绍的是哈密的丝路文化、屯垦文化、左公文化等;民族团结文化墙,则通过环境浸润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重视法治教育是豫哈第三实验学校的又一特色,学校持续推动校园法治建设,让法治之光在校园温暖绽放。
随着一声庄重的法槌声响,学生们身着制服分别扮演审判长、陪审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法警等角色,从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到当庭宣判,每个环节都在还原真实的开庭现场……这是学校在哈密市伊州区人民法院举行的一场模拟法庭活动,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庄严、公正。
毕凤祥告诉记者,学校会定期开展模拟法庭、普法宣传等各类法治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中了解法律,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学会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武器去解决问题和矛盾,知道法律的红线不可逾越,做到知法于心,守法于行。
在毕凤祥看来,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法治教育尤为重要,能够让学生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与信仰,以实际行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也能够让他们意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工具,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作为豫哈第三实验学校的法治副校长,伊州区法院法官徐玥也会定期来学校给学生上法治教育课,将枯燥的法条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将严肃的法律知识融入轻松的互动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传递法律知识。学校如果有学生发生矛盾,徐玥也会及时进行调解,避免矛盾激化,为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编辑: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