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教育

​贺州法院“三送”工作法全力守护“少年的你”

时间:2025-09-25 18:42:4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作者: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胡弓 李诗婕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家庭、校园和社会环境,保障青少年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两级法院坚持“三送”工作法,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让司法利剑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保护伞”。

送关爱上门:“迷途少年”转为“技术能手”

      “我们来看你了,你现在生活怎么样,还存在哪些困难?”近日,贺州市八步区法院联合八步区检察院,组织干警到李某某家中进行判后帮教回访。

      2020年4月份,未满十八岁的李某某,以为到缅甸务工就可以获得高薪报酬,在其表哥陆某某的诱导下,年少无知加上抱着“发财梦”的幻想,与其他五名被告人从边境偷渡至缅甸境内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八步区法院判决,李某某犯偷越国(边)境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

      “李某某并非留守儿童,从小成长环境比较顺利,虽然辍学较早,但是性格外向,家庭和睦,无打架等不良嗜好。在校就读期间表现正常,也未受到学校处分,主要原因还是家庭教育缺位。”鉴于此,2024年1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八步区法院向其亲属发放《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和致家长的一封信,“为了更好地引导李某某增强守法意识,以阳光心态重归社会,我们安排了这次实地判后帮教回访。”担任该案件审判长的法官罗阳说。

      在李某某家中,法官、检察官详细了解了李某某的生活情况、家庭状况、思想动态和对未来的规划。“以前年轻不懂事,总是想着一夜暴富,掉入了境外高薪工作的陷阱,实施了犯罪行为,我真的非常后悔。”李某某坦言,“被判刑一度让我很自卑,但是你们的持续帮扶,让我重拾生活信心,让我过上了好日子。”目前,李某某从事汽修工作,收入稳定,在回访交谈中,他对司法部门充满了感激。

      “过去都是往事,你现在已经从迷途少年转变为技术能手,希望你好好珍惜,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离别时,罗阳紧紧握住李某某的手,勉励他继续勤勉守法工作。

      近年来,贺州市两级法院持续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通过延伸帮教等措施,切实挽救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现象大大减少。”贺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龚建说。

送保护到家:“热火少年”远离“无证驾驶”

      去年8月26日7时许,位于桂江之畔的贺州市昭平县城尚未忙碌起来,一片宁静祥和,但是很快刺耳的刹车和撞击声打破了这里平静的氛围。

      当时,未成年人雷某某驾驶无号牌普通二轮摩托车行驶至某路段时,与前方李某文驾驶实施左转弯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李某文受伤及两车损坏。经交警部门确认,当事人雷某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经昭平县法院判决,雷某某监护人雷某强、李某珠赔偿李某文各项经济损失1万余元。

      “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作为未成年人雷某某的监护人雷某强、李某珠不正确履行家庭教育。监护缺失、监护不当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案件决不能一判了之。”担任审判长的法官陈晨说。

      今年5月28日,昭平县法院向家长雷某强、李某珠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雷某强等积极承担作为监护人责任,对雷某某进行必要的交通安全和责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家长,的确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耽误了孩子,也给他人造成了麻烦,我们将按照指导令要求做好自己的本分。”雷某强、李某珠说。

      “法院在判决中附带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监护人接受交通安全教育,这种“司法+教育”的干预模式,为构建家庭保护防线提供了制度保障,明晰了法律责任、强化了监护责任,最终实现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双重目标。”贺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罗宇婧说。

      今年以来,针对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存在教育不当、失管失教等情况,贺州两级法院落实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制度,共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12份,适用率达19%,有效压实家庭教育的首要责任,帮助青少年树立敬畏生命、敬畏规则的观念。

送知识进校:既赠“护身符”又架“高压线”

      今年9月12日,昭平县法院法治副校长、“护芽”法治宣讲团成员走进昭平县巩桥中学,为同学们带来生动且意义非凡的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

      昭平县法院法官助理、法治副校长杨欣围绕“校园欺凌”主题,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剖析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危害后果及应对方法,引导大家坚决对校园欺凌说“不”。

      活动中,杨欣还系统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核心内容,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护身符”,也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理论讲解后,杨欣组织同学们开展“模拟法庭”。同学们分别扮演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完整还原了庭审的法庭调查、举证质证等各个环节。

      “为什么已经赔偿了对方,还要被判刑?”互动问答环节,一名同学结合模拟法庭的体验提出疑问,杨欣从法律责任的构成、民事赔偿等方面答疑解惑,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法律条文的理解。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既让学生增强防卫意识,合法权益不被侵犯,也让学生明法懂法,不做违法之事。”在活动结束之后,昭平县巩桥中学负责人说。

      贺州两级法院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 培苗护成长”活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法治副校长制度,在全市法院组建了“护航”“蒲公英”等普法团队,选派51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2025年以来,通过法治进校园、法院开放日等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120场,覆盖未成年人3.2万余人。

 

编辑:明东

相关阅读

中国法治宣传教育网 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