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普法一线

边检民警登讲台,普法护航“装卸郎”

时间:2025-09-10 18:50:1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作者: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许桃 陈一涵

      海风轻拂的初秋码头,浙江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候工楼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正在上演。讲台上,宁波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魏良以清晰有力的声音,为台下两百多名刚结束劳作的捆扎工人开展涉外普法。汗渍未干的工友们凝神倾听,不时低头记录——这既是边检民警日常普法的一帧剪影,也是在教师节这个特殊节点上,国门一线“警察老师”与工人们共同谱写的法治协奏曲。

      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梅山港区作为全球货运链的关键节点,吞吐量屡创新高的背后,是无数工人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他们日常接触国际船舶与船员频次高,却常因涉外法律知识匮乏面临权益保障难题。宁波边检站涉外法治实践站精准捕捉这一需求,组织公职律师组成普法教员团队,将“国门微讲堂”直接开设到码头最前沿。

      为了让法治知识真正融入工友生活,宁波边检站的民警们还通过普及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到耄耋老人的权益保障,用鲜活的案例串联起人生的法治守护链。课堂上,工友们争相提问:“孩子打工被欠薪怎么办?”“工伤理赔需要什么材料?”民警们面对面解答,用通俗语言解析法律条款,让工友们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

      “以前觉得法律很远,现在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捆扎工周师傅拍下普法手册上的咨询电话感慨道,“以后有拿不准的事,先给边检警官打个电话,心里特别踏实!”

      在这个教师节,国门前的普法课堂赋予了“传道授业”新的内涵。移民管理警察既是国门安全的守护者,也是法治精神的传播者;讲台从校园延伸到码头,学生从学子变成了劳动者,但那份“解惑育人”的初心却如此相通。

      “码头工人是保障国际贸易畅通的‘螺丝钉’,”魏良表示,“我们多讲一句、多帮一点,就能让他们在岗位上多一分安心。”在这片没有黑板的“课堂”上,宁波边检站全体民警用专业与热忱,让法治精神在码头生根发芽,更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诠释着教师节更深层的意义——教育无处不在,守护亦是一种传授。

      据悉,“边检国门微讲堂”将持续根据码头生产实际开展常态化普法,让移民管理警察的藏蓝身影,在国门与讲台之间架起一座法治的桥梁。

 

编辑:明东

相关阅读

中国法治宣传教育网 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