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法治

为发展高地夯实公正之基 ​武汉两级法院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2025-10-16 20:59:0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作者: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欢 通讯员 贺玉琼

      某混凝土公司依约完成供货,但采购方某建设公司却以未收到工程回款为由,拖欠400余万元货款。

      拖欠依据,是合同中“参考工程回款情况同比例支付货款”这一条款。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这起买卖合同纠纷。

      “我们经审理依法认定该条款无效。”本案承办法官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这类条款本质上是将第三方付款风险转嫁给下游供应商或者施工方,对于依约全面履行了合同义务的守约方而言,有失公允。

      这起被写入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典型案例,是武汉两级法院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

     以公正司法为基,江城武汉正日益成为公平竞争、活力迸发的发展高地。

裁判更精准

      “人民法院不仅捍卫了公平正义,也支持和鼓励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读着某高新技术企业写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流淌的真挚谢意让人心头暖乎乎。

      该高新技术企业与某信息公司存在长期业务往来,双方签订了多份合同,为保证货款按期足额支付,信息公司提出以应收账款为货款提供质押担保。

      合作一段时间后,高新技术企业发现,对方差欠的货款高达1.5亿元,且与应收账款挂钩的基建项目时间长、变动大,导致担保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高新技术企业遂诉至武汉中院,要求信息公司立即支付1.5亿元货款本息,并主张对信息公司收取应收账款账户内的已有资金优先受偿。

      本案承办法官认真查阅合同单据,比对账户流水,最终厘清争议焦点,依法支持原告诉请。案件宣判后,原被告双方都表示认可,没有提起上诉。

      以公正司法回应企业关切,让看得见的公平正义直抵人心。

      近年来,武汉两级法院持续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项检查、重点工作专项治理等活动,推进“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7月31日,武汉中院审理的“韩某某集资诈骗涉案财产处置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9月8日,武汉中院审理的“天然蛋白酶3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服务更主动

      “我们已经找到新租户,下周就能把房屋重新出租了!”

      前不久,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常驻区综治中心法官接到某孵化园电话。

      2020年12月,某孵化园将公司名下房屋租给某技术公司作办公用房。自2021年6月1日起,技术公司突然停止缴纳租金和物业费,并搬了出去。

      协商数年未果,今年7月15日,孵化园向青山区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当事双方在综治中心填写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要素式起诉状和答辩状,明确案件事实及争议焦点,组织进行线上调解。

      经反复沟通协调,技术公司按约付清欠付租金,孵化园也将留置的办公设备完好归还。不到10天,这起涉企纠纷即高效化解。

      近年来,武汉两级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积极参与综治中心建设,持续深化定期数据研判、判后答疑等多元解纷“十项重点任务”,推进行业调解,深化“法院+N”联调联处机制,与工商联共建市级商会共享法庭和民营企业诉调服务站,促进涉企案件重点领域、类型化纠纷精准化解。

      今年1至7月,武汉各入驻综治中心的法院团队指导、参与调解纠纷3200余起。

      如何让更多纠纷化解在萌芽?

      武汉两级法院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司法护航百企行动”,法官主动走进园区、协会和企业,开展面对面的答疑与指导,帮助企业筑牢“防火墙”。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走访97家科技型企业,针对企业反馈的难点问题,精准提出风险提示与改进建议100余条。”其中有次走访,让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的法官们印象深刻。

      今年4月,他们走访武汉市硚口区医药产业园时发现,一些中小企业正面临商业秘密侵权行为隐蔽、举证困难等难题。

      武汉中院“对症下药”,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的专题培训,并发放商业秘密维权指南等文件,帮助企业建立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改革更实用

      程某是某医疗器械公司等7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

      2021年12月起,程某以医疗器械公司等7家企业的名义,陆续从某卫材公司购买医疗卫生用品。

      2023年9月,双方核对账目,确认欠付货款488万元。后卫材公司诉至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法院。

      汉阳区法院主动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引导双方企业进行自评。

      随后,法院迅速组织调解,双方经协商就货款计算方式、支付金额及库存产品处置等达成调解协议。协议履行完毕后,卫材公司撤回起诉。目前,双方已恢复合作。

      今年2月,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报表彰2024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汉阳区法院探索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双向分级”评估制度先行试点项目榜上有名。

      据了解,武汉两级法院连续4年推进“小切口”改革,培育创新项目50余个,建立商事纠纷“共享法庭”、诉讼“一码通”、健全行政诉讼司法建议机制等30余个项目,全部通过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验收,有效解决经营主体的难点问题。

      聚焦“司法作风改进”。武汉两级法院围绕简手续、减时限,推出网上立案“两日办”、诉讼缴退费“网上办”、执行事务“一站通办”等诉讼服务“十项便民举措”。

      聚焦“办案效率提升”。武汉两级法院开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建立专门速裁、速执、诉前调解团队,深化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持续提升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探索建立法律文书生效信息提示制度。

      聚焦“企业权益兑现”。武汉两级法院扎实推进“荆楚雷霆2025武汉行动”,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用准用足强制措施,一大批涉企案件高效执结。

      “在‘十四五’期间,武汉两级法院围绕‘降成本、优服务、提质效’出台30余项硬举措,更加精准、高效、规范对接经营主体需求。面向‘十五五’,我们将继续把司法职能与武汉城市发展规划紧密衔接,持续深耕营商沃土,以更精准的司法裁判、更主动的司法服务、更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以严格公正司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武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太平说。

编辑:明东

相关阅读

中国法治宣传教育网 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