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怎么处理?”“发现进货厂家的食品有质量问题,应当向哪个部门投诉?”近日,在2022年四川省宣汉县“达州食品安全行”食品经营企业知识竞赛活动现场,来自城区大中型食品经营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食品安全知识,有条不紊地进行回答。
“这次竞赛收获满满,学到了很多食品安全知识!接下来,我会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法规知识的学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增强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来自宣汉一超市的选手符建辉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宣汉县人大充分发挥依法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采取“四个强化”措施,督促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越来越多绿色、优质的食品摆上百姓餐桌,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卓有成效,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得到稳稳守护。
连成“责任线”共同筑牢食品安全屏障
“食堂员工都持有健康证吗?”“土豆是什么时候进货的?储存了多久?”11月4日,在宣汉县君塘学校,君塘镇人大主席李达奎带领县镇人大代表视察食品安全工作,现场查看了学生食堂的食品安全公示牌、食品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食堂操作间的设施布局以及各类台账、资料,并仔细了解食堂内学生用餐情况、库房食材贮存以及学生餐留存小样48小时制度落实情况。
自活动开展以来,宣汉县人大立足实际,强化担当,坚持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全县点面结合、上下联动,连成“责任线”,对重点领域进行整治,高起点、高标准、全方位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积极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百姓的幸福,我们加强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守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全县人民吃得安心、吃得安全。”宣汉县人大经济委主任委员、县“达州食品安全行”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姚启进说。
同时,宣汉县根据“达州食品安全行”活动曝光的问题和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延伸检查,以辖区地方政府为主导,县乡联动延伸到村(社区),开展以养老机构食堂、学校食堂、宗教场所、餐饮、超市、农贸市场、农村坝坝宴等为重点领域,针对食品生产经营商户经营者法纪意识不强、经营场所卫生条件差、“黑作坊”生产假冒伪劣食品、“一老一小”食品安全隐患多等突出问题开展“地毯式”排查。
“目前,宣汉基本实现食品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责任可究,有力确保了群众‘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安全。下一步,我们将扛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推动干群共治,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宣汉县食安办副主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全总监刘尚全说。
织好“宣传网”营造良好共治共享氛围
“三无食品指的是哪种食品?”“十大垃圾食品分别是哪些?”“在农贸市场里,买的肉菜品质不好怎么办?”近日,在宣汉县蒲江街道东门广场,开展了一场“食品安全行”咨询日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们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向来往的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
“为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营造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我们通过这种送安全、讲安全、学安全的宣传形式,真正把安全知识送到生产一线,送给基层工人,送给基层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蒲江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向刚说。
今年以来,宣汉县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开展进学校、进社区等法律“七进”活动宣传,深入开展“你点我检”“送法进校园”“安全生产月”活动,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组织针对性食品检测46批次,在城区垃圾填埋场开展各类假冒伪劣产品集中销毁活动。同时,“以点带面”打造食品经营示范店,对积极性高的食品经营单位,纳入示范打造范围,围绕“四好”(环境卫生好、证照公示好、索证索票好、食品质量好)标准进行整治提升。目前,印制宣传资料5000余份,打造了市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2家、放心食品超市7家、特殊食品销售示范店3家。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乎大局。从“产”到“管”,从“舌尖安全”到“舌尖幸福”,宣汉人大用实际行动,为广大群众稳稳守护住了“舌尖上的幸福”。 (王洪江 张平 符艳)
(责编:罗昱、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