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李文茜 通讯员 黄周缘
从“矛盾中转站”到“问题终点站”,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综治中心用“一站式”解纷服务,让法治温度触手可及,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坪山街道综治中心整合公检法司、劳动、综治、信访等力量,建立完善相应工作制度,形成矛盾联调、问题联治的工作格局,构建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体系。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派单机制,对群众的每个来信、来电、来访及时响应、热情接待、规范记录,并视需求精准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协商答复或矛盾调解等“一站式”服务,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实质化解。
面对劳资纠纷调处常面临用工主体确定难、调查取证难、调解执行难等多重困境,坪山街道综治中心积极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整合劳动保障监察、司法、工会及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通过“调查核实—联动调解—司法确认”三步工作法,大幅缩短纠纷处理周期,有效提升化解成功率。
辖区某公司员工多次反映欠薪问题,街道综治中心迅速启动响应程序,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致电该员工核实情况,耐心倾听诉求、安抚情绪,并多次致电、走访该公司,通过公司所在园区物业经理联系公司法定代表人并线下约谈,向其阐明法律法规及拖欠工资的严重后果,公司法定代表人表示公司因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资金周转困难而欠薪,预计在一周内回款,承诺到账后第一时间支付员工工资。经协调,法定代表人于一周内通过微信转账形式向员工结清应付工资,员工为街道综治中心服务点赞,表示“工作人员给了我很足的安心感,一直尽职尽责地跟进,非常感谢他们,让我重新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坪山街道综治中心始终坚持“以法为据、以情感人、以理促和”的工作方法,综合事实法律、公序良俗、现实条件,评估诉求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在法治框架内,以处理合理合法诉求为出发点,最大限度保障信访人权益。
某市民多次反映其房屋重建诉求,工作人员没有简单处理,而是深入了解其诉求成因、事实背景及政策规定,得知其曾在市政征收中作出重大贡献,现家庭困难、家人身体欠佳后,积极联系多个职能部门,通过开会协调、分析研判、走访调查,推动房屋重建诉求和房屋编码问题的解决,市民向街道综治中心赠送“情系群众 为民解忧”锦旗表达感谢。
坪山街道综治中心通过系统化收集和精细化分类建档,对特殊群体“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深入摸排、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和问题诉求,并协调多方资源,提供生活救助、就业帮扶、医疗救助、心理疏导等综合性支持,形成有温度、有力度、有精度的关爱帮扶体系。
某精神障碍患者大年三十晚突发病症,其家属深夜向街道综治中心寻求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到该患者无民事行为能力、工作能力,家庭生活困难,立即向上级汇报,积极协调医院收治。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为该患者争取到通过“绿色通道”入院治疗。经过悉心治疗,患者情况稳定、顺利出院。事后患者与家属一道向街道综治中心送上写有“雪中送炭真心为民 热心周到为民办事”的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一面面锦旗、一次次感谢,背后是坪山街道综治中心始终坚持为民服务、守护平安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坪山街道综治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筑牢平安稳定防线贡献力量。
编辑: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