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木街道,会展经济不仅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张“金名片”。面对展会期间“人流量大、纠纷频发、跨部门协调难”等问题,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以法治思维破题,通过构建“三所联动+多元共治”机制,走出了一条“法治赋能基层治理、护航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会展属热土 治理遇新题
花木街道辖区面积20.93平方公里,地处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拥有“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这一国际级展馆。每年平均开展约280天、超过120场展会在此举办,单日人流量最高曾突破17万人次。巨大的“人流、物流、商流”在带来经济活力的同时,也衍生出“纠纷调解难、车辆停放难、多部门协同效率低”等治理难题。
为积极响应上海市、浦东新区两级党委政府关于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的要求,2024年5月,花木街道在新区司法局、新区公安分局、新区法院、陆家嘴集团等单位的支持下,正式成立“新国际博览中心三所联动调解工作室”,聚焦展会相关矛盾预防与化解,以法治力量保障会展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三所联动”延伸为“3+1+N”共治模式
该创新项目是以花木街道的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为核心,并且结合全年各类展会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拓展为“3+1+N”多元共治机制。
“3”即三所力量常态化进驻调解室,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基本覆盖新博全部展期;“1”指法官工作室,由浦东新区法院定期派法官开展普法宣传与司法指导,工作室还配备直连法院的视频通讯设备,支持在线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法律强制力,大幅提升解纷效率和权威性;“N”则包括“城管队、市场监管所、人社条线、平安办、信访办、展馆方”等多个单位,根据展会类型和纠纷特点动态介入,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实现精准治理。
纠纷少了 体验好了 信心足了
自创新机制运行以来,成效十分显著。2025年1月至8月,调解室共处理纠纷166起,其中141起现场化解,实现了“快联高效”的解纷目标。参展商维权成本显著降低,满意度不断提升。针对展会期间“停车难”问题,花木街道牵头联合周边8家楼宇企业与交警部门,建立停车资源共享与调度机制,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参展体验。
法治环境的优化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2024年,“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全年接待国内外参展商59万人、全球化专业观众470万人,同比增长3.3%,企业全年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6%,法治正在成为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从展馆到社区,法治赋能持续深化
未来,花木街道还将继续拓展“三所联动”机制的应用场景,计划将这一模式延伸至“轨道交通、社区综合网格治理”等领域,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现代化,为浦东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花木经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花木街道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不仅有效破解了会展治理难题,更打造出基层法治建设的鲜活样本,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张曦月)
编辑:明东